庇江村是“十三五”貧困村,村集體經濟薄弱。2016年10月,該村黨支部組織黨員積極探索種養產業,發展種鴨養殖項目,給村里的集體經濟發展帶來了希望。
庇江村先鋒生態養殖合作社總投資約70多萬元,占地10畝。項目以“黨支部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進行發展,依托養殖公司提供種苗、技術、飼料、疫苗、回收渠道等有利條件,發動村集體、黨員、貧困戶參與養殖或入股。
據介紹,該合作社于2016年11月投放了第一批鴨苗約2700只,其中母鴨約2200只。養殖6個月后開始初產,產蛋期為12個月,高峰期期產蛋量每天達2000枚,第一批種鴨產蛋約43萬枚。2018年4月第一批種鴨全部清苗回收。第二批鴨苗于2018年6月投放,共3000只,其中母鴨2500只,2018年12月進入初產期。預期年產蛋量將超50萬枚。
該村黨支部書記說:“項目由專業合作社負責管理運營,村集體每年可獲取固定收入。2017 年,該項目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2萬元,2018 年增加收入3萬元,2019 年起預計每年可增加收入超4萬元。”
據介紹,該項目聘請本村1名貧困戶進行全天候管理,同時,吸納了15戶貧困戶日常就業,村里也有10戶群眾以散養方式參與養殖。
該項目在為村集體、黨員群眾、貧困戶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,還起到積極示范帶動作用。2019年,走馬鎮裕路村致富能人成立華泰種養殖合作社,發展養殖種鴨近4000羽。
責任編輯:葉超 編輯:鄭舟娟